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庶族无名 第249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实不相瞒,我这些时日,也在研究这三学纪要。”陈默点点头,看向三人道:“诸位仔细看看,这三学纪要,其实用来作为我士族晋升出仕之路,也颇为合理,诸位可曾想过,将各家子弟也送入学府进学,在这点上,我士族之人本身家学渊源,若能经过书院考核,本就优于寻常人家,若加入书院之中,又何必担心没了仕途?”
  若天下士人皆反对陈默,那至少接下来冀州争夺战,陈默会处于劣势,三学纪要如今看来并非真正出世之时,陈默如今若是不作出一些妥协,对于接下来取冀州肯定是有影响的,而且影响会很大。
  “至于更改之事,诸位可以出个章程,我会让祢衡与诸位共同商议。”陈默笑道。
  祢衡?
  三人皱了皱眉,陈默笑道:“放心,祢衡那边,我会敲打一番,这次事情闹得太大了。”
  “大将军英明!”三人对视一眼,躬身道。
  “不想这次离京,除了这么大事情,默再为兄长祭奠三日,三日之后,我起程回京师,三位且带我书信回去,交于祢衡,待我回去之后,亲自主持此事,三位以为如何?”陈默笑道。
  “善!”三人点点头。
  当下陈默让人取了笔墨绢帛,写下一封书信交给杨彪,让他们带回去给祢衡,三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。
  “主公,如此一来,祢衡恐怕不会甘休。”三人离开之后,徐庶看着陈默苦笑道。
  这三学纪要,可说是祢衡这些年来的心血,如今要做出妥协,祢衡恐怕反应会很激烈。
  “那也没办法,若如今冀州在我手中,我不会妥协,可惜冀州不在,天下士人的态度,我还需顾忌一番,这次走的有些急了。”陈默摇了摇头,这一次是他步子迈的有些大了,三学纪要动摇的是士族根本,如果他拿下冀州的话,就算天下士人反对也没用,自己已经占据绝对优势,三学纪要推广下去,自己会越来越强,而天下士人反对,却也没能力集合力量来对抗自己,除非曹操、孙策、刘表、刘璋合并,否则对陈默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。
  但现在冀州没有拿下,胜负之数尚无定论,这般早便将三学纪要拿出来,反而会让陈默有些被动。
  “却也未必全是坏事。”徐庶笑道。
  “哦?元直有何高见?”陈默闻言,看向徐庶道。
  “正好借此机会,对外放出主公为平定此事无暇分身,让那袁氏二子没了顾虑,相互内斗。”徐庶笑道:“彼时何愁冀州不定?”
  “妙!”陈默抚掌笑道:“元直所言甚和我意,看来也是时候回京了。”
  “只是祢衡这里……”徐庶有些苦笑,这次回去,祢衡那关不好过。
  “此事当缓,待我平定冀州之后,会伺机让他重改三学纪要。”陈默淡淡的道,事有轻重缓急,三学纪要这一步,也是他考虑失当,虽有利于天下和皇权,但却忽略了士权的影响力,也忽略了士人在这件事上的反应,有些事情,真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解决的。
  在荥阳又待了两天之后,陈默便带着徐庶、典韦起身回奔洛阳而去。
  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阳祢衡拦路,思子切昭姬垂泪
  “主公,三学纪要不可改!”陈默回到洛阳,还没回家去看孩子,就被祢衡在衙署里给拦住了。
  “诸位先去忙吧。”陈默看了看看向这边的荀攸、杨修、徐庶还有李儒等人,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先行离开。
  待众人离开后,陈默又让典韦带人封锁四周,任何人不得靠近,这才示意祢衡坐下来,缓缓道:“没说要改,但眼下,必须做出一些退让。”
  “主公可知,有多少学子盼着这一刻,主公这一退让不要紧,但多少抱着满腔热血的学子会因此而心灰意冷?臣这些时日在朝堂上所做的努力又是为谁?”祢衡咬牙道,他没想到自己把所有人都给说的哑口无言,但却被陈默这个自己最大的支持者给坑了,这让他想吐学。
  “稍安勿躁,这些人,我肯定要用。”陈默摆了摆手,示意祢衡别急:“但退让也必须继续,要拿下冀州,这河北士族的态度很关键,不是怕他们,而是如果他们选择向曹操倒戈,那冀州便与我无缘,这中原局势便会彻底倒向曹操,你也是博学之人,这些道理,可能看明白?”
  “臣不懂也不想懂政治,但臣只是替那些对主公抱有希望的学子不平。”祢衡沉声道。
  这一次,长安书院、洛阳书院中通过重重考核出来十几名优秀的人才,而且在地方上做出的政绩都相当不错,这是一剂强心针,让那书院学子有更强的动力去求学,为陈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,但如今陈默的一步退让,不管是因为什么,但伤的都是这些人的心。
  陈默心中有些烦躁,祢衡说的有错吗?没错,但陈默顾虑的是大局,这件事,已经关系到能否顺利夺取冀州,如果得了冀州之后,再行推广三学纪要,那便是天下士人反对,陈默也镇得住。
  冀州的归属很关键,说是关系到中原最终归属也不为过,陈默若得,凭借三学纪要给自己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,加上新法的推广,时间越久,陈默这边的实力会越强,修养个三到五年,陈默便有信心完全压过曹操,再过个十几年,中原或许便是自己囊中之物了,有生之年,陈默有机会看到天下太平,自己能重定乾坤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