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满唐华彩 第130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此时大家正是酒酣耳热,虽押不到策论题,议论时政却不亦乐乎。
  薛白不喜欢在这种场合发表看法,只偶尔应上几句无关痛痒,又不是全无作用的话。
  “连我们这些生员都在议论,想必吐蕃也早有防备了。”
  “薛小郎所言在理……”
  这般插上一句之后,薛白便观察着他们,看谁适合往后当朋党。
  今夜却只能观察到一些表层的东西。
  杜甫才华绝世,且有忧国忧民之心,但没有城府,在官场会很吃亏;元结文武全才,通实务、有谋略,但性格也是相当硬气。
  严庄也是才华不凡,相比起来却很有功利心,某方面可以说与薛白相像;张通儒已被磨了锐气,时不时挠着稀疏的头发叹气。
  平洌倒有些让人意外,初看时只是个腼腆少年,喝醉了以后言语却十分锋利。
  “我是随家乡的税赋一起发解到长安的,过潼关的时候我就在想,在想……圣人若是肯辛苦一点,河东的百姓能过得好很多。”
  杜五郎听得打了个嗝。
  平洌却又直接拿起酒壶灌,愈醉愈敢说,李林甫不该把持相位十余年,圣人久未巡幸洛阳、关东士民翘首以盼……连圣人不该扩建华清池他都敢说。
  杜甫听了,收起脸上的狂意,眼神渐渐深邃,显出沉郁之色。
  苏源明想阻止这些狂言,才要开口,元结已大笑着摆了摆手。
  “弱夫兄,莫怕人说真话,我辈要科举入仕,就是因为如今朝堂上敢说真话的人太少了。”
  元结端着酒杯站起身来,与平洌碰了一杯,道:“哥奴为固宠而蔽欺天子,放言‘明主在上,群臣将顺不暇,亦何所论?’他要让百官像仪仗队所用的马一样终日无声,言路断绝,以便他长长久久把持国事……当今天下,百官已不敢言,若我等举子亦不敢言,那又何必登科及第?为了当仗马不成?!”
  “说的好!”杜甫醉态更浓,“入仕则志在致君尧舜,一扫不正之风,何惧之有?!”
  当即又有举子过来敬酒,气氛更为热烈。
  元结确实是太刚强了一点,但算不上不成熟。如今要在读书人当中有名气,就得骂李林甫,举子中更放肆的大有人在。
  依薛白不声不响谋好处的性子,平时多不愿沾这些事,但他此时已喝了一整杯,有些许醉意,竟也举杯与他们又共饮了一杯。
  毕竟他可以当恶人,可人间若没有正气,那就连传承都要垮了。
  得敬他们未入仕之前的意气风发。
  ***
  夜深,宵禁。
  务本坊的各个旅舍酒楼里还有喧嚣声,长街上却已十分静谧。
  完全紧闭的酒楼大门被打开,杜五郎探出脑袋,左瞧瞧,右瞧瞧,没看到坊中巡卫,遂往后伸手,招了招。
  “走。”
  很快,几个醉熏熏的身影迅速跑过长街,老老少少都有,躲进国子监高墙边的黑暗中。
  哪怕是太学博士、国子监司业也不得宵禁行走,好在他们提前打点了门房,旁门还未锁,让他们能闪进国子监。
  “呼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