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满唐华彩 第335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于薛白而言,能迈出这一步,怎样的回报都是值的,但其实很难。
  国事把持在李林甫手里,依杨党的权力,若不出阙员,能用的办法很少;寻求圣眷只怕也不行,总不能次次升迁都得让天子过问这点小事,且李隆基也没有放薛白出京培养资历的意愿。
  不料,杨玉瑶还真给出了办法。
  “你知道最好的是何处吗?昭应县,骊山便在县城东南二里,我在骊山有别业。
  “华清宫?”
  杨玉瑶道:“是,若你任了昭应尉,你我容易找到机会厮守,且这是最有机会面圣的畿县尉,以你的本事,想必一两年就能调回长安。”
  薛白如今刚开始了解各个畿县,此时不由点点头,把昭应县作为一个选择。
  “好安排吗?”
  “过不久圣人便要移幸华清宫,我想办法让你随行,到时你我找机会谋这官位。”
  其实,今日谢阿蛮与薛白说过,杨贵妃已做了妥当安排,到时要带薛白到华清宫排戏,让他早做准备……此事却不必与杨玉瑶说了。
  薛白有些感动,道:“好,我听玉瑶安排。”
  第204章 出阙
  右相府。
  一盆盆冰块摆在桌案边,侍女们打着扇,给李林甫扇去丝丝凉风。
  他年岁大了,懒得建自雨亭、清凉殿,唯习惯这古朴简单的降温之法。
  “圣人马上要游幸华清宫了。”
  “如此,朝政又将完全交由右相打理,真是辛苦啊。”
  其实,圣人就算在长安,也是不怎么打理朝政的,只是对于李林甫而言还是有些区别……至少他不怕有些幸臣动不动又去请圣意了。
  比如前阵子贬谪王昌龄一事,当时圣人若在华清宫,那么,任薛白再诡计多端,也不可能让圣人因这点小事而特意派人去把王昌龄召回来。
  “幸臣干涉朝政,是最让人生厌之事!”李林甫如此想道。
  他收回心神,看向陈希烈,道:“圣人到了华清宫,依旧是要看邸报与文萃报的,你可掌握了刊报院?
  陈希烈微微迟疑,没有马上回答。
  李林甫又道:“若顺利,本相打算就在下个月提出设置刊报院诸官职。”
  “回右相……此事,不太顺利。”陈希烈缓缓答道。
  他知道“顺利”的意思指的是调走薛白,换由旁人来刊报,还能顺利刊出报纸。
  但他确实还做不到。
  免费领币一是工艺,虽知是用雕版、活字两种印刷术,但许多细节还不知,且天量的竹纸都掌握在杨党手中;二是人手,上至官员、下至工匠杂役,都得了杨銛私下给的好处,哪怕薛白不在也能井井有条地做事,哪怕陈希烈过去也只能被束之高阁;三是能力,若少了薛白、王昌龄,拟出来的报纸只怕就是没那个味道。
  另外,即使刊印出来了,薛白散发报纸的办法也颇为神秘,若让陈希烈办,也只能让南衙巡卫来发放。
  虽做事不行,陈希烈却擅于回答,应道:“薛白狡猾,杨党跋扈,处处防备。想来此事要办得顺利,还是得让他们妥协才行。”
  “你要本相与杨銛、薛白谈条件?”李林甫问道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