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满唐华彩 第860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女儿一番谋划,便是把阿爷扶上相位也有可能。当此危急存亡之秋,阿爷却说要歇?”
  “相位?”杜有邻摇头道:“我不擅变通,不可为相,不可。”
  杜妗当即将一迭公文推到他手中,道:“岂是真需你做什么。”
  “你这是在羞辱为父不成?!”
  “请阿爷尽快办事。”杜妗道,“你得与张垍、韦见素等人好好谈一谈,为殿下探明这些重臣的态度。”
  “哼!”
  杜有邻一出门,闷不吭声躲在一边偷歇的杜五郎连忙跟上,嘴里还称奇不已。
  “就前两日吧,我们还是朝廷通缉的要犯,谁能想到忽然间朝廷逃走了,我们反而成了朝廷?”
  二人还未到前院,迎面已有信使赶来。
  “不好了!”
  “何事?”
  “张垍、韦见素以及一应朝廷大臣,在城门关闭之前,出城投奔圣人去了!”
  场上唯有杜五郎觉得这些人走了还更清净。
  旁人却知,朝廷若是一分为二,必然使天下更加动荡。
  他们匆匆赶到西城,于城楼望去,只见追随李隆基而去的队伍络绎不绝。
  “敲暮鼓!闭城门!”
  “咚!”
  眼下唯有尽快宵禁,以暮鼓驱赶百姓归家,方能阻止圣人出逃的消息传开。
  然而,六百声暮鼓还未响完,忽有人一指城外,喊道:“起火了!”
  ***
  咸阳桥架于渭水之上,是由长安通往西域、川蜀的要道。桥建于汉代,也称西渭桥,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,又称便门桥。
  长安城的人送客往东往往到灞道,往西则是在咸阳桥依依惜别。比如天宝十载,杜甫回长安时见朝廷用兵吐蕃、百姓苦于兵役,遂写了首《兵车行》,就有“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”之句。
  谁曾想,短短几年光景。当年挥师讨伐吐蕃的大唐天子,已狼狈逃过咸阳桥。
  而随着李隆基逃过咸阳桥、一众王公大臣追上,桥上忽然起了雄雄大火。
  许多原本跟在圣人的队伍后面想要逃难的百姓顿时被拦住了去路……
  “圣人走了。”
  杜有邻明白圣人为何临走前还要放一把火,一是防止叛军追上,二是防止太子再有不利之举。
  “走得这般仓促,可也没带粮草啊。”
  其实他已没有精力再关心李隆基的粮草了,随着这一场大火,长安城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舆情顿时再次汹涌起来。
  原本随着暮鼓,城门正在缓缓关闭,可火势一起,顿时有许多人吓得往城门拥去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