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字色:字体:[]

满唐华彩 第131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杜甫听了,诗意再次涌起,却还耐心听李适之往后说。
  “可惜啊,哥奴心眼比针小,还不愿放过我。使人弹劾我,这一波尚未平息,柳勣案又起。”说到这里,李适之看向薛白,笑道:“幸而哥奴乱了阵脚,我才免遭外放,可不是该谢你吗?”
  “不敢当,我在此案当中,未起到任何作用。”
  李适之抚须道:“那是我想岔了……对了,你可知哥奴弹劾我的罪名为何?”
  “请李公指教。”
  “‘李适之与韦坚朋党,勾结废太子瑛之党羽’,不过是因我同情李瑛,他便如此污蔑。”
  薛白心念一动,须臾平静下来。
  当过左相的人,有着广阔的人脉、情报,多少能猜出一点事情。
  若李适之连这都做不到,他就不必冒着风险来相见了。
  “好了,不谈这些烦心事了。”李适之看了薛白一会,道:“子美难得来长安,我们该谈诗,你可听闻了?就在天宝四载,继张九龄离世四年后,贺知章也走了……”
  杜甫听得谈诗,刚拿出行卷,再听到李适之提起贺知章之死,却是收了行卷,拿出了他的毛笔。
  “再到长安,物是人非。我有一诗,欲与左相共赏。”
  “好。”
  杜甫面露悲恸,提笔,挥毫。
  他第一句便是写贺知章。
  “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薛白看向李适之,已有所领悟。
  他不知这是真相或只是李适之的猜测,但若有人在十年间出手保护过薛锈之子薛平昭,莫非是张九龄、贺知章?
  故而,在贺知章死后一年间薛平昭便被转卖了?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杜甫还在奋笔疾书。
  “左相日兴费万钱,饮如长鲸吸百川,衔杯乐圣称世贤。”
  第86章 师徒
  离开李府之后,薛白一直在想李适之说的那些话。
  作为宰相,李适之为人爽直,简直太过爽直了。那道直视的目光、言语中不加掩饰的试探,几乎算是当面明说了。
  ——“不错,我确实亲近废太子李瑛。听说你是薛锈的儿子?可是张九龄、贺知章保护你活下来?”
  这个问题薛白也不知答案,他醒来时就已是大雪纷飞的天宝五载末,根本不记得开元二十五年那场宫变之后十年间发生的一切。
  总之,这算是与李瑛一系的初次接触,他们天然是最亲近于他的势力,是朋党的基础,可眼下实在是太弱小了。
  这些人一度是大唐王朝的核心,保护储君或许是希望大唐能有开先河般的、第一次顺利的皇位过渡。结果又失败了,连储君都与同胞兄弟、妻兄一起灰飞湮灭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